在網路上,大家不難發現這 3 個詞彙(NFT/Blockchain/Crypto)不時交替使用,雖然 NFT、Blockchain 和 Crypto 遊戲看似指向同一個概念,但實際上,當脫離遊戲後,這 3 個字詞在定義上是有分別的。
NFT games / Blockchain games / Crypto games 的意思
Blockchain,亦即是區塊鏈,它是一種以密碼學、共識機制等技術去建立和儲存大量交易資料的點對點網路系統^(按維基百科)。
簡言之,區塊鏈是一項技術,讓所有人都擁有一本公共帳簿,去記錄帳戶與帳戶之間的交易,而交易過程不再需要依賴中心機構、政府部門再進行驗證和認可。
在這個方法下,區塊鏈技術有以下特點:
-每個人都可持有的電子公共帳簿,是公開透明的,交易不容易被刪改
-因不需要依賴政府或第三方機構再驗證,所以又稱「去中心化」
-交易的時候以密碼學為信任基礎,用戶交易的時候不需要展露真實姓名,便可以匿名地安全交易
-區塊鏈的資料庫因分散在不同的雲端上,比傳統交易更有效地提升速度
至於 Crypto,即 Cryptocurrency,就是平常大家所說的虛擬貨幣 / 加密貨幣 / 數位貨幣。那是由區塊鏈技術衍生出來的一種交易貨幣,如 Bitcoin (比特幣)、Ethereum (以太幣)就是耳熟能詳的例子。這些貨幣儲存在比特幣錢包裡,大家可以從網路上以這些貨幣作交易。
區塊鏈 (Blockchain) = 一項交易技術
加密貨幣 (Crypto) = 交易貨幣
來到 NFT,英文全寫是 Non-Fungible Token,中文稱作「非同質化代幣」。其意思是指,以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賬本上的一個數據單位,每個代幣(單位)可代表著一個獨特的數碼資料,這些數碼資料可以是藝術畫作、音樂、影片又或其他創意作品。
而「非同質化」的意思是,A 買入的 NFT 跟 B 買入的 NFT 不能互換,因為存在 NFT 內的數碼資料不同,不能被分割和修改。相反,比特幣這類的加密貨幣則是「同質化」,A 和 B 以比特幣交易的話,A 持有的比特幣和 B 持有的比特幣沒有分別,可被分割和細分。
所以,有個說法是,買入某某創作的 NFT,就代表著買入該作品的「電子認證」/「證書」,代表著擁有該 NFT 作品。
留意的是,買入 NFT 的「電子證書」不代表同時買入版權,版權還是被創作人保留著,創作人仍然可以不斷推出同系列的 NFT。
在區塊鏈技術上,買家用加密貨幣去購入 NFT,即使往後易手也好,其 NFT 的交易紀錄都存在數碼賬本上,變得可追蹤,以確定持有者。
區塊鏈 (Blockchain) = 一項交易記錄技術
加密貨幣 (Crypto) = 交易貨幣
非同質化代幣 (NFT) = 存在數碼賬本上的數據單位 (具有獨有性的數碼資產)
NFT games / Blockchain games / Crypto games
回到正題,外國人口中常說的 NFT games、Blockchain games 和 crypto games,這 3 組字常交替使用的原因是,因為遊戲資產(NFT)以區塊鏈(Blockchain)形式記錄著,加上遊戲允許玩家用 crypto (加密貨幣) 去課金、買入遊戲內的道具,以確定玩家之間、又或玩家與開發商之間的交易可信度提高。因這 3 個元素常混合於一個遊戲中,所以這 3 組字有被交替使用的情況。
P2E 遊戲
至於 P2E 遊戲,全寫是 Play-to-earn,也就是玩家可以透過 NFT games (blockchain / crypto games)一邊玩一邊賺錢。
NFT games、Blockchain games 和 crypto games 一旦脫離遊戲的字眼,NFT、Blockchain 和 crypto 就是 3 個不同的概念。可是,NFT games、Blockchain games 和 crypto games 這 3 組字,當與區塊鏈遊戲連結的時候,則常被交替使用,在網路上爬文時便很常見。
小結:
區塊鏈 (Blockchain) = 一項交易技術
加密貨幣 (Crypto/Cryptocurrency) = 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交易貨幣
非同質化代幣 (NFT/Non-Fungible Token) = 存在數碼賬本上的數據單位 (具有獨有性的數碼資產)
P2E (Play-to-earn) = 意指一邊玩一邊賺錢,常見於區塊鏈遊戲中 (blockchain games)